第五段:社会观念的变第662章 职场价值观的转变(1/2)
立冬的寒风拍打着写字楼的玻璃幕墙,李阳盯着人力资源部的年度离职分析报告,眉头越皱越紧。数据显示,30岁以下员工平均在职周期缩短至1.8年,离职原因中\"职业发展受限工作缺乏挑战\"占比高达63%。更让他不安的是,技术部近三个月连续流失两名核心算法工程师,跳槽理由如出一辙:\"想去能自由发挥的平台。\"
\"现在的年轻人太难琢磨了!\"在管理层例会上,生产总监将考勤表摔在桌上,\"说好的朝九晚六,总有几个程序员踩着点来,还理直气壮说'弹性办公'。\"市场部经理也连连摇头:\"新招来的策划,做方案非得加些'二次元'元素,根本不符合传统客户审美。\"
李阳沉默着调出一段内部论坛的匿名留言:\"每天像齿轮一样重复工作,就算工资再高又有什么意义?\"这句话像根刺,让他想起上周与年轻员工的对话。当时那个95后工程师指着窗外的霓虹灯说:\"李总,我们这代人不是怕吃苦,是怕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消耗青春。\"
正当会议室陷入僵局时,技术骨干陈默突然举起提案:\"我建议试行弹性工作制。\"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,\"我们组的程序员凌晨三点还在优化代码,却因为迟到半小时被扣绩效,这合理吗?\"这个提议立刻引发轩然大波,财务总监拍案而起:\"考勤都不抓,企业还有纪律可言?\"
散会后,李阳独自留在办公室。月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板上,形成明暗交错的条纹。他翻开《Z世代职场白皮书》,其中一句话被红笔重重标注:\"这代人追求的不是稳定的工作,而是稳定的能力成长。\"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,他突然意识到,是时候打破延续二十年的管理惯性了。
变革从架构重组开始。李阳亲手拆除了管理层与基层之间的\"隐形墙\",将传统的科层制改为扁平化架构。曾经需要层层审批的项目,现在员工可以直接向跨部门小组发起提案;会议室里的\"领导专座\"被撤掉,所有人围着圆形会议桌平等讨论。当第一个由实习生主导的智能客服优化项目通过时,整个公司都感受到了震动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